遺忘診所的記憶膠囊

第一章:不尋常的委託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林哲揉了揉酸澀的雙眼,將桌上散落的案卷整理歸位。作為一名專精民事糾紛的律師,他習慣在事務所多待一會兒,享受城市喧囂漸退後的寧靜。窗外,霓虹燈光勾勒出都市的天際線,車流如織,編織著光與影的網絡。
正當他拿起公文包準備離開時,門外傳來輕微的響動。林哲抬頭,只見一個身影不知何時已站在他的辦公室門口,彷彿是從陰影中凝聚而成。
來人身穿一件質料考究的深色大衣,領子高高豎起,頭戴一頂寬簷帽,將面容隱藏在陰影之下。辦公室柔和的燈光在他身上投下詭異的輪廓,空氣中飄散著一絲若有似無的消毒水氣味,像是剛從某個醫療機構匆匆趕來。
「林律師?」男子的聲音沙啞而低沉,彷彿許久未飲水的旅人。
林哲警覺地直起身子,右手不動聲色地移到桌下的警報按鈕旁。「請問有什麼事?您有預約嗎?」
男子沒有回答,而是從大衣內側取出一個銀色金屬盒,約莫巴掌大小,表面光滑無痕,唯有中央一個小巧的數字顯示屏正在倒數:72:00:00。
「請您保管這個。」男子將盒子放在桃木辦公桌上,金屬與木頭接觸發出輕微的咔嗒聲。「如果三天後我沒有回來取,請將它交給警方。」
林哲皺起眉頭:「這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選擇我?」
男子後退一步,陰影再次吞噬他的面容。「因為您的信譽,林律師。您處理過的那些案件,我都了解過。您是個正直的人。」
話音未落,男子已轉身向門口走去。林哲急忙起身:「等等!至少告訴我你的名字!」
但男子已經消失在門外走廊的陰影中,腳步聲迅速遠去,彷彿從未出現過。只有桌上那個金屬盒和空氣中殘留的消毒水氣味證明這不是林哲的幻覺。
林哲謹慎地觀察那個金屬盒。它做工精良,嚴絲合縫,找不到任何開口或鎖孔,唯有那個數字屏上的倒數在不停跳動:71:59:32、71:59:31…彷彿某種命運的倒計時。
出於律師的謹慎,他沒有嘗試打開盒子,而是先調閱了事務所的監控錄像。畫面中,男子確實出現在辦公室門口,但奇怪的是,他的面容在鏡頭下始終模糊不清,像是被某種技術處理過。更令人不安的是,大樓保全系統的進出記錄中,根本沒有這個人的訪問記錄。
林哲沉思片刻,將金屬盒鎖進辦公室的保險櫃中。無論這是惡作劇還是某種測試,他決定先靜觀其變。
第二天清晨,林哲早早來到辦公室。倒計時顯示還剩56小時12分。他泡了杯濃咖啡,試圖集中精力處理手頭的案件,卻總是不由自主地瞥向保險櫃。
上午十點左右,一則新聞推送引起了他的注意:《知名腦科學研究員張明軒失蹤,其所屬「遺忘診所」涉嫌違法人體實驗》。報導附有一張照片,林哲的心猛地一沉——照片上那張戴著金絲眼鏡、神情略顯疲憊的面孔,正是昨晚那個神秘男子!
報導內容令人震驚:張明軒是一位頗有天賦的神經科學家,主持一家名為「遺忘診所」的私人研究機構。據匿名舉報,該診所涉嫌進行非法記憶操作實驗,而張明軒本人在警方介入調查前突然失蹤。
林哲立即聯繫警方,簡要說明情況後,兩名警官很快趕到他的事務所。然而當他打開保險櫃時,卻發現金屬盒已不翼而飛。
「這不可能!」林哲難以置信地說,「我昨晚明明鎖在裡面了!」
調閱監控後,他們發現凌晨四點左右,一名穿著清潔工制服的人員曾進入辦公室。但經查證,此人根本不在大樓的雇員名單上。那名「清潔工」手法專業,避開了所有主要攝像頭,唯一捕捉到的幾個畫面中,面容同樣模糊不清。
警方記錄了情況後離開,語氣中帶著一絲懷疑。林哲獨自坐在辦公室裡,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個深不可測的迷局之中。倒計時仍在某處繼續,而張明軒託付的東西卻消失了。
他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知道自己別無選擇——必須找出真相。
第二章:診所的祕密
「遺忘診所」位於城市邊緣的一個新興科技園區內。林哲駕車前往時,注意到這片區域規劃整齊卻人煙稀少,彷彿還未完全投入使用。
診所所在的建築外觀極具現代感,玻璃幕牆反射著午後蒼白的陽光。林哲繞著建築走了一圈,發現主入口已被警方封條封鎖。正當他思考如何進入時,注意到側面有一個貨物入口,封條已被破壞,門虛掩著。
林哲猶豫片刻,還是推門而入。
內部空間寬敞得出奇,挑高的大廳內擺放著各種先進的神經科學儀器。所有設備看起來都價值不菲,但大多處於關閉狀態。空氣中瀰漫著那股熟悉的消毒水氣味,混合著某種金屬臭氧的味道。
「有人嗎?」林哲喊道,聲音在空曠的大廳中迴蕩。
沒有回應。他拿出手機照明,小心翼翼地向前探索。診所內部像是被匆忙遺棄的,一些儀器屏幕還閃著待機光點,椅子上隨意搭著白大褂,桌上甚至還有半杯未喝完的咖啡。
在一間標有「實驗室A」的房間內,林哲發現了一台異常複雜的設備,上面連接著頭盔狀的裝置,旁邊的托盤上整齊排列著數十枚膠囊狀的物體。他拿起一枚,發現它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狀,內部似乎有某種液態物質在緩緩流動。
「記憶膠囊?」林哲喃喃自語,想起新聞報導中提到的技術。
在實驗室後方,他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隔間。門與牆壁完美融合,幾乎看不出痕跡,但門把手上一個微小的劃痕暴露了它的存在。林哲輕輕一推,門悄無聲息地滑開。
密室內部狹小卻整潔,中央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桌上放著一本皮革封面的日志本。林哲翻開日志,認出那是張明軒的筆跡。
日志的前半部分記錄著一項驚人的技術突破:他們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定向刪除特定記憶的「記憶膠囊」,原本旨在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其他記憶相關心理疾病。早期實驗結果令人鼓舞,許多患者的創傷記憶被精準移除,而其他記憶完好無損。
但日志後半部分的語氣逐漸變得憂慮和恐懼。張明軒寫道,某個自稱「米諾斯」的組織得知了這項技術,並希望用它來消除受害者的犯罪記憶,甚至為權貴人士提供「記憶篡改」服務。他感到自己陷入了一個道德困境,既不能放棄這項能幫助許多人的技術,又害怕它被濫用。
在最後幾頁,張明軒提到自己製作了幾個「記憶備份」膠囊,以防萬一。其中一枚標記為「備份-張明軒-1124」的膠囊被他藏在密室通風口的暗格中。
林哲立即檢查通風口,果然找到了一枚與眾不同的膠囊,標籤上正是張明軒提到的編號。正當他將膠囊放入口袋時,診所的電力突然中斷。
緊急照明燈隨即亮起,投下詭異的紅光。林哲聽到遠處傳來腳步聲和低沉的對話聲。他迅速躲進一個大型儀器櫃後方的陰影中。
兩名穿著全白防護服、戴著呼吸面罩的人走進實驗室。他們動作專業而高效,開始系統性地搜查房間。
「必須找到那個備份膠囊,不能讓記憶恢復的證據流出。」其中一人低聲說,聲音透過面罩顯得悶而扭曲。
「掃描儀顯示最近有人來過,可能還在建築內。」另一人回應道,手中拿著一個發著藍光的設備。
林哲屏住呼吸,心臟狂跳。他看到其中一人向他的藏身之處走來,手中的設備發出規律的嘀嗒聲。就在千鈞一髮之際,遠處傳來一聲巨響,像是門被撞開的聲音。
兩名白衣人立即轉身向外衝去。林哲趁機從藏身處溜出,反向朝著貨物出口狂奔。他聽到身後傳來喊叫聲和腳步聲,但不敢回頭。
衝出建築,跳上車,發動引擎一氣呵成。直到駛出數公里後,林哲才敢從後視鏡確認自己沒有被跟蹤。口袋中的記憶膠囊冰涼而沉重,彷彿承載著無法想像的秘密。
第三章:記憶的囚徒
回到公寓,林哲鎖好所有門窗,拉上窗簾,這才仔細審視那枚記憶膠囊。它比普通藥膠囊稍大,外殼是某種半透明的聚合物,內部充滿了熒光藍的納米流體。標籤上除了「備份-張明軒-1124」外,還有一行細小的數字代碼。
林哲聯繫了在警局工作的好友陳志遠警官,簡要說明了情況,但略去了記憶膠囊的部分。他們約在一家偏僻的咖啡館見面。
陳警官聽完林哲的講述,眉頭緊鎖:「林哲,這事聽起來太詭異了。你說的那個金屬盒現在不見了,診所也空無一人,沒有任何實質證據。警方很難正式立案調查啊。」
「但張明軒確實失踪了,而且有人不希望我保管那個盒子。」林哲堅持道。
陳警官嘆了口氣:「這樣吧,我以個人身份幫你查查『遺忘診所』的註冊信息和背景,看看能有什麼發現。但你得答應我,別貿然行動,這些人不簡單。」
第二天,陳警官帶來了調查結果:「遺忘診所」註冊在一家空殼公司名下,該公司又由一家海外醫療財團控股,層層追溯後最終指向一個名為「米諾斯國際」的企業集團。公開資料顯示,米諾斯國際涉及醫療科技、藥物研發和多個生物技術項目,表面上完全是合法企業。
「再往下查就遇到阻力了。」陳警官壓低聲音,「上頭暗示我不要再深入調查。林哲,這事水很深,你最好別蹚這渾水。」
但林哲已經無法抽身。當晚,他做出一個大膽決定:使用那枚記憶膠囊,親身體驗張明軒的記憶,尋找線索。
根據張明軒日志中的簡要說明,林哲找到了一台基礎型號的記憶讀取設備——這是他從診所帶出來的另一件物品。設備看起來像是一個簡化的虛擬現實頭盔,連接著各種傳感器和注射裝置。
林哲將記憶膠囊放入設備的插槽中,深吸一口氣,戴上了頭盔。
起初只有黑暗和嗡鳴聲。隨後,影像如潮水般湧來——斷斷續續,混亂無序,像是夢境的碎片。
林哲(或者說是張明軒)被困在一間全白的房間裡,牆壁柔軟而光滑,沒有明顯的門窗。一個冰冷的電子聲音正在提出問題:「合作協議是否接受?記憶提取流程是否準備就緒?」
視角轉換:張明軒正在操作複雜的神經成像設備,屏幕上映出大腦的3D模型。某些區域被標記為紅色,然後被精確地「刪除」。患者醒來後,確實忘記了特定事件,但保留其他所有記憶。
另一個片段:張明軒與一個面容模糊的西裝男子會面。男子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這項技術的價值不可估量,博士。想象一下,證人忘記了他們看到的犯罪,受害者忘記了傷痛,甚至執行者也可以忘記他們的行為…沒有記憶,就沒有罪證。」
張明軒的反應是恐懼與抗拒:「這是濫用!我的研究是為了幫助人,不是為了消除罪證!」
隨後記憶變得更加破碎:張明軒偷偷備份數據,製作記憶膠囊,意識到自己被監視的恐懼感與日俱增。最後的片段中,他匆忙將某個東西——那個金屬盒——塞進大衣內袋,然後喃喃自語:「必須找個可靠的人,一個正直的人…林哲律師,他處理過的那些案件…也許…」
記憶體驗突然終止。林哲猛地摘下頭盔,大汗淋漓,心跳如鼓。他剛才經歷的不是旁觀者的觀察,而是真正第一人稱的記憶體驗,包括張明軒的情感、恐懼和決心。
現在他明白了:張明軒確實發現了「米諾斯」組織的可怕計劃,並試圖收集證據揭發他們。金屬盒內裝的應該是能夠證明記憶篡改技術被濫用的關鍵證據。而張明軒選擇林哲,是因為研究過他的背景和經手的案件,認為他足夠正直可靠,會在必要時將證據公之於眾。
林哲沉浸在剛剛體驗到的記憶中,忽然意識到一個細微卻重要的細節:在張明軒的記憶裡,當他與「米諾斯」的代表交談時,背景中隱約傳來一段音樂——是馬勒第五交響曲中的柔板段落。張明軒的意識特別關注了這段音樂,彷彿它觸動了某根心弦。
這段記憶如此鮮明,以至於林哲幾乎能哼出那旋律。他忽然想到:如果張明軒預感自己會遭遇不測,他會不會將某些關鍵證據藏在與這段音樂有關的地方?
正當林哲思考這個可能性時,手機響了。一個隱藏號碼的來電。
「林律師,您還有24小時交出東西。」一個經過處理的電子聲音說道,「否則,您將成為下一個『遺忘』的目標。」
電話隨即掛斷。林哲感到一陣寒意從脊背升起。他們知道他在調查,而且毫不掩飾他們的威脅。
第四章:倒數計時
時間只剩下24小時。林哲聯繫陳警官,告訴他關於記憶膠囊和電話威脅的事。兩人決定兵分兩路:陳警官利用警方資源調查「米諾斯」組織和張明軒的下落;林哲則從張明軒的個人背景入手,尋找可能隱藏證據的地方。
通過張明軒的學術圈關係,林哲找到了張明軒的未婚妻李夢婕醫師。她是一位神經科學家,現在大學附屬醫院工作。
在李醫師的辦公室,林哲說明來意後,她眼中閃過複雜的情緒:「明軒失踪前三週就變得異常緊張,說是在進行一項重要研究,但不能告訴我細節。他只說如果發生什麼事,讓我不要追查,保護好自己。」
林哲猶豫片刻,決定告訴她部分真相:「張博士可能發現了某個組織在濫用記憶篡改技術,並收集了證據。現在那個組織正在追殺所有可能知道證據下落的人,包括我。」
李醫師臉色蒼白,但努力保持鎮定:「這聽起來確實像明軒會做的事。他一直堅持科技倫理,經常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她頓了頓,繼續說:「事實上,失踪前幾天,他給了我一個小禮物——一副藍牙耳機,說裡面有他特別編程的『記憶標記』技術,能夠幫助抵抗記憶刪除。我當時以為只是個浪漫的科技小禮物,現在想來…」
「記憶標記?」林哲警覺地問。
「是明軒一直在研究的一項輔助技術,」李醫師解釋道,「通過特定頻率的聲波刺激,可以在記憶編碼時加入某種『標記』,使這些記憶更難被刪除或篡改。他說這可能是對抗記憶篡改的『疫苗』。」
林哲忽然想到張明軒記憶中那段馬勒的音樂。他描述給李醫師聽:「這段音樂對張博士有什麼特別意義嗎?」
李醫師眼中閃過驚訝:「那是我們第一次約會時听的音樂會曲目。他後來經常說,那段旋律讓他感到平靜和希望…」她忽然停住,似乎想到了什麼,「等等,城市音樂廳的寄存櫃中,有一個明軒長期租用的櫃子。他說那裡存放著對我們『重要』的東西,但從不讓我看。會不會…」
林哲立即趕往城市音樂廳。這座現代化建築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來往人流如織。根據李醫師提供的資訊,張明軒租用的是三樓B區第1124號櫃——數字正好與記憶膠囊標籤上的「1124」吻合。
但當林哲找到那個寄存櫃時,卻發現櫃門微開,裡面空空如也。他的心沉了下去:還是來晚了一步?
正當他失望之際,忽然注意到櫃門內側有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刻痕:一個小小的音符圖案,旁邊是數字「7-5」。林哲沉思片刻,猛然領悟:這不是櫃號,而是座位號!
音樂廳表演廳內,第七排第五座。林哲找到這個位置,仔細檢查座椅。在座位底下,他發現了一個幾乎與椅面融為一體的微型暗格。輕輕按壓特定位置,暗格彈開,裡面是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儲存卡。
林哲心跳加速,正當他取出儲存卡時,眼角的餘光瞥見兩個穿著黑色西裝的男子正從音樂廳兩側入口向他逼近。他們動作協調而專業,顯然是受過訓練的人員。
林哲迅速思考對策。他假裝彎腰繫鞋帶,將儲存卡塞進鞋墊下,然後若無其事地向出口走去。兩名黑衣人加快腳步,縮小包圍圈。
就在距離出口還有十幾米時,林哲突然改變方向,衝向緊急出口。警報聲頓時響徹整個音樂廳,人群一陣騷動。利用這個混亂,林哲推開緊急門,衝入後巷,跳上剛剛抵達的出租車。
「隨便開,快!」他對司機喊道,從後窗看到那兩個黑衣人衝出巷口,記下車牌後開始打電話。
林哲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
第五章:真相與代價
回到臨時落腳的酒店房間,林哲仔細檢查了儲存卡。它被特殊加密,但附有一個自解壓程序,需要輸入特定密碼。林哲嘗試了張明軒日志中提到的幾個可能密碼,都不成功。
忽然,他想起張明軒記憶中那段馬勒音樂。在音樂史中,馬勒第五交響曲的柔板段落常被稱為「馬勒的愛之宣言」。林哲嘗試輸入「MahlerLoveDeclaration」——無效。他又嘗試了德文「MahlerLiebeserklärung」——仍然錯誤。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林哲幾乎能感覺到「米諾斯」組織正在縮小搜索範圍。他閉上眼睛,回想體驗張明軒記憶時的感受,那種對音樂與未婚妻的深厚情感。
突然,他睜開眼睛,輸入「Jieming1124」——李夢婕的暱稱「小婕」加上明軒的名字和那個特殊數字。
解密條開始讀取,文件打開了。
儲存卡內是「米諾斯」組織的完整客戶名單、交易記錄以及進行記憶篡改的視頻證據。視頻中,明顯非自願的對象被強制進行記憶刪除手術,而客戶名單上赫然有政商名流、甚至執法機構高層的名字。
最令人震驚的是一份標記為「項目彌諾陶洛斯」的文件,詳細記錄了如何通過記憶篡改技術創造完全忠誠的「代理人」,這些被改造過的人分布在媒體、警方甚至政府部門中,隨時聽候「米諾斯」的調遣。
林哲感到脊背發涼。這個陰謀的規模遠超他的想象。他立即聯繫陳警官,約他在警局附近的一個安全屋見面。
當陳警官趕到時,林哲將發現的證據展示給他看。陳警官面色凝重地瀏覽著文件,不時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嘆。
「這太瘋狂了…連副局長的名字都在客戶名單上!」陳警官喃喃道,「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但該信任誰呢?」
就在這時,林哲注意到一個細微的異常:陳警官對一段關於他們大學時代的共同記憶描述有誤。那是一次難忘的籃球賽,陳警官說是林哲投進了致勝球,但實際上那是陳警官自己的功績。
可能只是記憶偏差?但聯想到「項目彌諾陶洛斯」中提到的警方內應,林哲心中警鈴大作。他假裝不經意地問了另一個只有他們兩人知道細節的大學往事,陳警官的回答再次有誤。
林哲猛然意識到,眼前的陳警官可能已經被篡改了記憶,成了「米諾斯」的代理人!
他保持冷靜,假意商量如何行動:「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備份這些證據,然後聯絡媒體和更高層的執法機構。」
陳警官點頭同意,但林察覺到他眼中一閃而過的異樣光芒。「你說得對,我這裡有個安全儲存設備,我們先備份吧。」陳警官拿出一個看似普通的移動硬盤。
林哲假裝將數據拷貝過去,實際上卻執行了一個預先準備好的假文件傳輸程序。同時,他悄悄將真實證據包加密發送給了李醫師和幾家主要媒體的安全郵箱。
就在傳輸完成的瞬間,安全屋的門被猛地撞開,四名全副武裝的特警衝了進來,槍口直指林哲。
「不許動!舉起手來!」為首的喊道。
陳警官——或者說曾經是陳警官的那個人——冷靜地走向特警隊,指著林哲說:「目標已被控制,證據在此。」他舉起那個移動硬盤。
林哲心中一片冰涼,但還是做最後一搏:「志遠,你還記得我們警校畢業時發過的誓言嗎?『捍衛正義,保護無辜』——這還是你當時在畢業典禮上說的!」
「陳警官」的表情有瞬間動搖,眼中閃過困惑與掙扎,但很快恢復冰冷:「帶走!」
兩名特警上前給林哲戴上手銬。就在這時,林哲的手機突然響起直播提示音——他預設的定時發送啟動了。多家媒體同時收到了證據包,並開始緊急新聞直播!
「這是林哲律師,我正面臨『米諾斯』組織的非法拘捕!」林哲大聲喊道,希望手機能捕捉到聲音,「他們利用記憶篡改技術消除犯罪證據,甚至創造傀儡代理人!證據已經發送給各大媒體,這個組織必須被阻止!」
場面頓時混亂。「陳警官」臉色大變,命令道:「摀住他的嘴!關掉手機!」
但為時已晚。幾小時內,新聞如野火般蔓延,引發全國震動。公眾無法相信記憶篡改技術的存在與濫用,但證據確鑿,無法否認。
在輿論壓力下,當局不得不採取行動。「米諾斯」國際的多個辦事處被突擊搜查,數十名高層人員被捕。張明軒被發現囚禁在郊區一個秘密設施中,雖被救出卻因多次記憶刪除而失去了大部分記憶,無法指認主謀。
林哲成為公眾眼中的英雄,但他知道這場戰鬥還遠未結束。
結局:開放式收尾
三個月後,林哲站在張明軒的病房外,透過玻璃窗看著李夢婕耐心地幫助未婚夫進行記憶康復訓練。張明軒的眼神空洞而迷茫,彷彿一個被擦除過多次的黑板,只剩下模糊的痕跡。
「記憶標記技術也許能幫助他恢復部分記憶,但這是個漫長過程。」李醫師走出病房,疲憊但充滿希望地說,「謝謝你,林律師。沒有你,明軒可能永遠不會重見天日。」
林哲搖搖頭:「該感謝的是張博士,他即使面對巨大風險也選擇做正確的事。」
離開醫院時,林哲注意到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過,車窗黑暗,看不到內部。他感到一陣寒意,想起一天前收到的那封匿名信:「記憶可以刪除,但仇恨不會。我們會記住你。」
「米諾斯」組織表面上已被瓦解,但林哲知道,這種規模的組織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可能只是轉入更深的地下,改頭換面,等待時機捲土重來。
回到事務所,林哲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檢查自己的記憶,懷疑身邊的人是否真實。他有時會在深夜驚醒,懷疑某段記憶是否被篡改過,某個熟悉的人是否已被替換。
而最令他不安的是,那個原始的金屬盒證據始終沒有被找到。它彷彿從未存在過,又或者正等待著下一個倒數計時的開始。
林哲站在窗前,望著下方流光溢彩的城市,知道在這片光明之下,仍有陰影湧動。記憶與遺忘的戰爭才剛剛開始,而他已被捲入漩渦中心,無法脫身。
他從口袋中取出那枚「記憶標記」耳機,輕輕戴上一隻。耳機中播放著那段馬勒的柔板音樂,旋律悠揚而充滿希望。
在這個記憶可能被隨意篡改的世界裡,他需要一些確定的東西來錨定自己的真實。而此刻,這段音樂提醒他:無論未來多麼未知,有些東西值得堅持和銘記。
城市燈火依舊,而林哲知道,他個人的戰爭,才剛剛拉開序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